易会概况
 
 

            

    一九九三年我市曾成立过榆林地区术数易学科研会,后来由于诸多原因,没有坚持活动。2009年易学爱好者郝敬东等人发起成立易学文化研究会,要求我参与。我又邀请了王治德、韩海燕、纪阳成等人和政府有关部门的离退休老干部参与。现经榆林市文化局函字(2009)年37号文件和榆林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办公室(2009)年29号文件批准成立。
在申报筹备该会的前期的工作中,同志们做了大量的工作。郝敬东同志起草章程,撰写申报材料,联系联络会员,填表和打印材料等做了许多具体工作,是真正的发起联络人。薛维茂同志垫资三万元办理验资报告,并且利用自己的车,为易学文化研究会跑前跑后,做了不少贡献。纪阳成、高建生、王岗都能为易学会的成立献计献策,亲临一线办账户、布置办公室、购置设备、推介人才、联系有关事宜,功不可没。特别是李生来同志,是我们聘请的法律顾问,也是易学爱好者,为易学会的申报筹备工作,建言立章,为成立协会见义解困,做出了很大贡献。还有一些单位搞捐赠,发贺信,伸出援助之手。在此,我代表易学文化研究会、易学文化爱好者,向他们表示衷心谢意。


截至申报时止,我们现在共联系会员51名,其中党员24名,大专以上文凭35名,县处级以上干部6名,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都有易学文化的基础。经认真审查,所发展的会员政历清白,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易学文化基础都是好的。
目前,易学文化研究会的印件、账号、办公选址、会员名单、章程、相关资料、资金筹集、人事安排、活动规划等基本完善确定。我们的易学文化研究会要做到六有:(1)有牌子(2)有办公场所(3)有组织机构(4)有章程制度(5)有工作团队(6)有经费和活动。这六有的目标要靠大家的共同努力奋斗去实现。
二、思想和理念
易学文化是我国最古老、最有权威、最著名的一部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它经历种种坎坷与考验,或褒或贬,时衰时兴,却依然默默的为中华文化作出重大贡献。
易学这部书,是六经之首。包括天文历法、数学几何、社会礼律、治国哲理、人伦道德、万物变化的理、象、数、占。从形式和方法上看,好像是专论阴阳八卦的著作。但实际上,它论述的核心问题,是用“一分为二”和“对立统一”的宇宙观,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方法论,揭示宇宙中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各种信息。它上论天文,下讲地理,中谈人事。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体科学,到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从帝王将相如何治国,到老百姓如何处事做人等等,都有详细论述和预测的科学方法。
今天,易学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我国的高等学府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专门成立了易学的研究机构。中央电视台专门报道了易学的有关研究成果。韩国、日本、美国、法国、加拿大已经举办了五次世界性的易学学术讨论会。易学在世界上享有“宇宙数学”、“科学皇冠上的明珠”的美称。它不是封建迷信,不是唯心主义,而是真理的泉源。国际《周易》学会主席成中央先生说:“易学是生命的学问,宇宙的真理,文化的智慧,价值的源泉。易学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东方的,更是世界的;不仅是古代的,也是现代的,更是未来的”
1984年,我国易学界在武汉召开了意义重大的全国第一次学术讨论会。1987年在济南召开了第四次讨论会,人民日报专门进行了宣传报道。山东大学成立了全国周易研究中心,刊物在国内发行。1994年在榆林地区也成立了易学研究会,地委行署和社会各方很支持这一工作。当时部分地区的领导任名誉会长,有的部门领导当任顾问,使榆林城内掀起了一个学习,研究易学的热潮。最近中央电视台专门设立易学文化讲座专栏,宣传中华传统文化。
易学文化研究会成立以后,在发展方向和开展活动中,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要坚持易理易象易数易占兼顾研究,向多科学、多层次、多渠道、多角度综合的研究的方向发展。这是人民日报提出的,大家在实际研究工作中要把握好方向。
在榆林市易学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各位会员、各位来宾、同志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是农历庚寅年、乙卯年、甲戌年。仲春二月,风和日丽,草木复苏,万象更新。在这充满活力与生机的吉日良辰,我们聚集在这里,共庆榆林市易学文化研究会成立。值此,我代表榆林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对榆林市易学文化研究会的成立和全市广大易学爱好者表示诚挚的祝贺!对应邀前来参加此次成立大会的杜修鸿教授、邱立成先生及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易经》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部珍宝,在“四书五经”中被誉为“群经之首”。前不久,台湾师范大学、著名易学大师曾仕强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台”栏目讲授《易经的奥秘》时称;“《易经》为群经之始,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是诸子百家的开始。” 《易经》广大精微,无所不包。中外众多的易学家都把《易经》看作是“破译宇宙奥秘的天书”,“是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宝典”。数千年来,易学对我国社会生活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我国古代天文、历法、古算、建筑、内径、气功导引术、炼丹术以及民间风俗、民俗文化等,几乎直接间接都受到它的影响、支配和启迪。中医学就一直置于易学阴阳哲理的直接指导而成熟发展起来的。
《易经》不仅影响了整个中国社会,而且以它特殊的魅力,传播并影响了日本朝鲜越南以及整个欧美大陆,至今仍为一些民族奉为神明,高高地供奉在他们的国旗上,积淀在各自的文明中。在17世纪初,《易经》就开始进入西方世界。18世界30年代起,法国、英国、德国、俄国、荷兰、南斯拉夫、丹麦、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先后翻译出版了《周易》,使《易经》在国外广为传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更兴起一股易经热,许多国家成立了易学研究组织,仅美国就有《易经》学会、《易经》研究会、《易经》考古学会等,还发行出版了《周易网罗报》等报刊。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我国传统文化研究热潮的兴起,易学文化研究也迎来了有一个春天。近年来,在我国武汉,山东、河南、安阳等地多次召开了国际性的易学研讨会,各类传统文化研究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成立,易学研究方面的书籍也成为广受读者欢迎的畅销书。实际证明,对易学文化的学习研究,有助于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有助于深入了解我国哲学的内容及其发展,有助于促进人体科学等学科的发展。和全国一样,我市广大传统文化爱好者,先后成立了老子研究会、孔子研究会等民间传统文化研究组织,对继承、挖掘、弘扬和普及中华传统文化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榆林市易学文化研究会的成立,填补了我市传统文化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标志着我市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又迈出了新的一步。真是可喜可贺的一件大好事!我衷心地祝愿易学文化研究会象春天里破土的幼苗,在和煦阳光的沐浴下茁壮成长,开出艳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子,并对易学文化研究会的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希望与建议。
首先,要充分认识《易经》的研究价值。《易经》与《圣经》、《吠陀经》齐名,是世界三大经典之一。美国哲学家卡普拉在《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一书中说;“可以把《易经》看作是中国思想和文化的核心,权威们认为它在中国2000多年来所享有的地位只有其他文化中《吠陀》和《圣经》可以相比,它在中国2000多年中保持了自己的生命力”。五四以来,郭沫若、闻一多、顾颉刚等许多现代学者,对易经八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绩。上世界60年代初期,中国学术界曾开展过一次关于易经八卦的讨论,讨论者运用各自的观点、方法,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探索,就它的思想提出了各自的的看法,有些研究者认为,《易经》的卦图已经提出了关于万物的本原和世界运动的一些规律的学说,形成一种八卦哲学,这种古典的哲学,几乎达到了现代辩证唯物主义的水平。1989年,山东大学中国周易学会正式创刊发行易学研究专刊《周易研究》,进一步推动了对易经八卦的学习研究。《易经》博大精深,从远古时期的伏羲画八卦到中古时期的周文王演六十四卦,再到古时期孔子作《十翼》,“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仅成书时间就经历了进3000年漫长岁月。它能历时7000多年流传至今,充分说明有其存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证明了真理是永存的,也说明对《易经》大的研究是很有价值、有必要的。今天,世界上众多的国家在大量的未知与未来现象面前,推本溯源,热衷求助于我们的国宝《易经》之时,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更有责任继承和弘扬自己的先人流传下来的宝贵的文化遗产,积极开展对《易经》的研究,努力破译这部奥秘的天数,揭开其神秘的面纱,使这颗璀璨的明珠更加放射出绚丽的光彩。
其次,要端正研究目的和方向。在易经八卦的研究中,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目的和思路,一种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探讨易经八卦与哲学、史学、民族学、宗教学、天文学、医学、预测学、养身学等学科的关系,进一步开掘《易经》巨大的潜在效能,目的在于汲取我国古代文明的精华,更好地为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另一种是将易经八卦、六十四卦直接用于算卦,并把过去不公开的秘传。口述等各种占卜方公开研讨,为一些求测者预测疾病、婚姻、升学、仕途、财运等,将八卦迷信化合庸俗化。我们要提倡和坚持第一种,坚决反对借学习研究《易经》和易学文化而搞封建迷信活动。几年以后,如果我们的易学文化研究会没有任何研究成果,对两个文明建设未做出任何贡献,相反却培养出一些在街上摆摊设点或走村窜户、以占卜为业的算命先生,那我们的研究工作就失败了。不能否认,《易经》原本是一本占卜的书,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我们的祖先就是以此来求测未来、占卜吉凶的。今天,占卜仍为《易经》的四大功能之一。如果我们研究的目的不端正,方向不正确,采取的方法不当,很容易滑到迷信的一面。因此,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目的和方向,千万不要把学习研究易学文化作为发家致富和谋生的手段,不要去当算命先生。
第三、要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易经》告诉我们,阴阳是构成宇宙万事万物最基本的元素,宇宙间的千变万化,都是阴阳的变化,老子曰;“一阴一阳为止道”所以,我们研究易经,必须从研究阴阳开始,从万事万物的千变万化中探索阴阳变化的规律,解读《易经》的奥秘。《易经》有象、数、理、占四大功能。现在有许多人研究易经只搞占卜,忽视了对象、数、理的研究。这种研究方法是不对的。我们要把象、数、理作为研究的重点。天有天文,地有地理,万物有象,同时包含着数,并有其固定不变的“理”。研究《易经》,一定要全面认识和理解其功能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象、数、理上。要正确认识易占,古人云;“善易者不占”,曾仕强教授讲:“占卜的目的不是告诉你结果,而是给你一个可能的结果做参考”。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古老的预测术越来越显示的懦弱,譬如我们对天气的预报,卫星云图的准确率是任何预测方法都无法相比的。因此,我们研究《易经》,不能热衷于搞占卜,迷信易占很容易滑到唯心论的歧途。“易”有三义:简易、变易、不易。《易经》既古老又新奇,既陌生又熟悉,既高深莫测又简单易懂。虽然,它所揭示的是自然与人类社会变化的基本规律,但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只不过是“百姓日用而不知”。我们研究《易经》,就是要把握易学的基本原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日常的普通现象去探求易学深奥的哲理,变“日用不知”为“既用又知”,使易学走出神秘的殿堂,真正深入到普通的社会实践中来。
同志们,万事开头难。易学文化研究会刚刚成立,肯定会遇到不少困难,还会遇到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希望大家发扬乾卦“自强不息”和坤卦“厚德载物”的精神,刚柔并举,坚持不懈,刻苦努力,在易学研究的道路上砥砺奋进!



 

 

地址:陕西省榆林市新建北路东洲世纪大酒店二楼
邮箱:ylyxhbgs@126.com

版权所有 © 榆林易学文化研究会    技术支持:网瑞科技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总访问量: 66218